24

微光薈萃

匯聚視野 照亮未來

社團法人苗栗視覺障礙者福利協進會
協會季刊112年第三期

本期摘要:


協會會務報告

總幹事:

重建社工:

聯勸社工:

苗栗縣身心障礙發展中心:

家庭關懷訪視:


克服視力限制,打出他們的奇蹟

文/李文煥,苗栗國中特教教師

在一般人說到打保齡球的時候,我們的腦海裡馬上就會浮現一個熱鬧歡樂的場景:朋友、家人一起享受汗水與笑容,不管是抏到快樂起勁;或是挑戰自己的得分,這些緊張刺激的畫面,對一般人看來是再平常不過的事。然而,對於視障人士而言,打保齡球卻是一個難度極高,並且無法取巧的運動,因為保齡球愛靠眼睛去看,才能夠引導擲球方向與力道,這對大部份視障朋友而言是無法達到的目標。

不過,從苗栗視障協會來的一群視障朋友,他們透過努力訓練反覆的練習,仍然能夠用導向桿輔具及志工口述影像的協助,突破了視覺不便造成的打保齡球障礙。他們充份使用自己的其它感覺功能取代視覺,例如:聽覺、觸覺和本體覺來輔助判別,成功達到打保齡球的目標。

當這一群視障朋友並肩站在球道上時,他們都彷彿豎起兩個耳朵,認真在那聽撞擊球瓶的聲音與氣氛,展現自己投球的技術,迎接球發出去時的挑戰。他們每一次把球投擲出時,都需要調整擲球位置與力度,球的重量、質感和手部感覺都是他們需要詳細掌握的關鍵,他們把自己各項的感官放大、擴展、延伸轉變為獨特的優勢。

這些年來,因為苗栗縣的保齡球館紛紛歇業,視障朋友要打保齡球必須至豐原的保齡球館,幸好視障協會的社工及志工團隊不辭辛勞,長年陪著這群努力精進自己的視障會員前往練習,看著他們一次一次進步,也體會著他們一次一次滿足的笑容。在每次練習的過程中,有時候因為發球的軌跡變化,可能投錯了方向得到了很少的分數,但他們並不氣餒或放棄。相反的,這些挫折鼓舞著他們繼續努力,逐漸改善他們的技巧,一點一點朝著更高的水平前進。

因此,視障者打保齡球不僅是一種運動的體驗,更展現了人類不屈不撓的精神,以及突破自我的勇氣。他們的努力也值得更多人瞭解與欣賞。讓我們肯定這一群視障會員的努力,或許在明年即將到來的全國身障運動會,他們未必是代表本縣參賽的保齡球選手。然而,他們這些日子的奮鬥,鼓勵彼此,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,更是值得我們讚賞。

志工大哥口述影像說明球道的位置及球瓶分佈

志工大哥口述影像說明球道的位置及球瓶分佈

教練手把手指導視障會員如何修正投擲力道及姿勢

教練手把手指導視障會員如何修正投擲力道及姿勢

視障選手成功克服障礙打出全到的一球

視障選手成功克服障礙打出全到的一球


茶道之旅

文/黃靖騰,自由創作者

從五月初開始,每週四下午我總會到清華里活動中心,參加苗栗視障協會辦的茶藝班課程,為期兩個多月的茶道之旅就此展開。

萬事萬物都有其學問,茶之一道,自然也有多般講究。排一個空檔時光學習如何泡茶,雖然未必能達到多高深的火候,但用心沈浸在茶的意境中仍是其樂無窮。

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戶,斑駁地灑在清華里活動中心的長木桌上,木桌上擺著整齊的茶具,輕煙繚繞中,空氣裡瀰漫著淡淡的茶香。此時正有二十餘名視障學員神情輕鬆而專注,在老師指引下做著溫杯的動作,氣氛顯得很悠閒。

這次的茶藝班由「嬋滿茶苑」會館的專業團隊帶領,他們致力於推廣天然且高品質的普洱茶。嬋滿茶苑專注於百年至千年的喬木古樹茶,這些茶葉來自與天地萬物和平共生的古樹,孕育出充滿靈氣的能量。由於這些古樹的高大和深厚的根系,它們能吸取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,這些成分對人體大有裨益。喝了嬋滿茶苑的好茶,可以保持身體健康和心靈的愉悅,讓生命感覺更圓滿。

老師由母女二人組成,她們對於茶道、養生和美學頗具專業。一位老師拿起精緻的茶具,示範如何擺放茶席,講解道:「這套茶具,佈置時需遵循『天地人』的道理,每一件茶具的位置都經過精心考量,以彰顯主人的虔誠之心。」她擺放好後,又柔聲教導如何執壺沏茶,動作輕柔流暢、一氣呵成,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美感與和諧。

老師慢慢展示泡茶全過程,一邊以口述方式讓視障學員了解。另一位小老師則在現場四處走動,不時親自扶正學員的手勢,調整動作細節。有幾位學員初次接觸,動作生疏,老師便再三示範,並鼓勵道:「放鬆心神,感受茶香氣韻,體會那慢條斯理的律動美感,自可與茶相契合。」

泡茶,並非單純地將熱水倒入放有茶葉的碗中那麼簡單。而是注重一種儀式感,以固定、輕柔、優雅、流暢的動作來完成溫杯、放置茶葉、注入熱水、蓋上茶蓋等每一個步驟,無不蘊含著獨特的意義,傳承著源遠流長的「茶」文化。一場靜謐的儀式在老師的引導下徐徐展開,水溫、茶葉份量、泡製時間,種種細節和流程都需精準把握。視障學員們專注聆聽老師的指示,反覆練習手勢動作,逐步掌握泡茶的要領。

茶藝所講求的儀式感,每一種擺設、動作都代表了對賓客的互動和敬意,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精髓。練習著這些動作,其實也是「靜心修養」的方式,切莫不可急躁。

泡完一壺,輪到分杯奉茶的環節。我緩緩將茶水倒入前置三個小杯中,盡量控制到八分滿而不溢出,此動作對視障朋友而言著實有些挑戰。隨著記住茶碗傾斜角度和時間長短,漸入佳境。接著練習奉茶時的雙手動作:一手托著杯墊,一手扶杯緣,將其中兩杯遞與前方的「客人」。對方亦雙手接過,代表著主客之間的相互尊重。剩下的那杯則自己享用,我將杯子輕輕放在鼻尖下方晃動,閉眼深吸了一口氣,彷彿能通過嗅覺感受到茶葉蘊含的生命能量。

學員們慢慢品味那層層遞進的滋味變化,老師不時吟誦起茶詩,引導他們體會熱茶入喉所帶來的潤澤溫暖之感,甚是療癒。不同品種的茶葉,其發酵程度也有所差異,由全熟到全綠不等,釋放出獨特的香氣和口感。有的似青翠欲滴的嫩芽,有的瀰漫著果香或者陳年的韻意。老師細細分解這些差別,讓我們對「茶」有更深刻的認識。

茶道博大精深,正如一門藝術與生活哲學,這個下午我們一同探索了它的奧妙所在。輕斂雲煙飄渺間,留有殷香賴佇久,餘韻盈盈,令人心曠神怡。


學習這件事有多難?從一位日文系的視障學生說起

文/黃靖騰,自由創作者

我本身是位視聽障青年。由於目前在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實習,讓我開始接觸各項障礙平權、無障礙環境相關的議題。在障礙路上,我得到過許多貴人的支持和幫助,卻也發現我們這個環境仍有許多需要改善的問題,因而激發出一種使命感──期待透過文字的力量協助周遭障礙朋友發聲,也為打造更有愛的環境盡一份心力。

我身邊有一位好友文香(化名),她是就讀日文系二年級的視障生。在一次聊天中,聽文香提及目前學習日文遇到的阻礙,我想這也是很多視障生會遭遇的狀況,於是決定透過這次訪談,記錄他們的困境與需求,讓更多人看見,幫助他們找到資源管道解決這些問題。

當需要課外教材,視障生怎麼辦?

文香提到,目前就讀日文系遇到的最大阻礙,莫過於在日文教材處理上缺乏協助。對於一般生來說,隨意翻開紙本書就可用雙眼閱讀,而重度視障生往往看不到或看不清紙本書的內容,需要另外處理成純文字檔案的電子書,供他們使用電腦語音報讀軟體聽讀、或是連接點字顯示器來摸讀。

目前已有專門協助視障生處理課程教材的機構「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」,但服務範圍有所限制,遊戲規則是「每門課僅能申請一本上課用書電子檔,且教材必須為已出版的書籍」。至於其他如課程講義、老師的投影片、同學的筆記,甚至或有一本以上的參考書要讀,就只能另找他法。另外,若是想要在外面上課、需要製作電子檔教材,或是瀏覽日文檢定考的考古題遇到問題,這些也不在淡江資源中心的管轄範圍。

怎麼將紙本書從無到有製作成電子書呢?

這需要透過人力完成。首先是操作掃描機,將紙本書一頁頁掃描成PDF圖檔,再透過電腦OCR(文字辨識功能)翻譯成可編輯的純文字,接著進入校對的流程。由於OCR識別仍難免出現錯誤或有所遺漏,必須經由看得到的人對照原書,將從圖檔提取出的文字進行校對整理,如此才算完成一本電子書的製作。

不被重視的「資訊平權」

除此之外,文香也分享在考日文檢定時遇到的狀況:「我所報考的日文檢定是日本語能力試驗JLPT,他們官網每年會放之前試題的PDF檔案,供考生瀏覽。但我所安裝的電腦報讀軟體無法讀取日文的PDF檔,所以在閱讀上造成很大的困擾。」為此,她積極向協辦單位說明自己的困難,將問題反饋給日方,詢問是否能提供純文字格式的考古題,希望對視障考生更友善。但日方卻表示考題是機密,不能外洩。

即使學習環境不友善,卻沒想過要放棄

那麼,會不會想放棄學習日文?文香說,自己之所以選擇日文系,跟很多人一樣,是由於小時候迷上了動漫,藉此更認識日本當地的文化特色,受到很深的吸引;又加上後來因視力退化,不能長時間盯著3C產品,所以激起了想學會日文的純粹動機,希望不用看、也能聽懂動漫的劇情內容。

「這個科系讓我能專心的學習日文,即使環境沒有那麼理想,但遇到的很多阻礙我都願意試著去突破和改善,希望未來想學日文的視障生也能更順利。日常生活中,會與同學們用日語對話,來訓練口說能力;課堂上,老師會隨機讓我們練習翻譯,增加對語法的應用技巧;也時常在課程中聽老師分享他在日本的所見所聞,讓我更了解日本文化,也嚮往日後能到日本暢遊一番。這些經歷,讓我下定決心要把日文學好,才對得起自己當初的選擇,也不辜負老師們這麼用心的教導。」

結束這段與文香的訪談後,我也想到自己的經歷。在學習生涯中,我曾因為中途患有嚴重聽損、無法辨識周遭的語言內容,國中三年總是只能枯坐在教室裡,完全接收不到老師講課的資訊,課業成績也是一落千丈。因此對於「資訊平權」需求,我深有體會。幸好大學時接觸專業聽打協助,使我解決聽障帶來的語言接收阻礙,透過讀取聽打翻譯的文字來了解老師的講課內容,成績跟著突飛猛進。有時會想,如果能及早接觸這項友善資源,學習上或許會少走很多彎路。

然而,有些障礙生仍處在缺乏資源的學習環境中。他們不是自己努力就能克服,而是需要擁有實際的支持與協助。


文章摘自《獨立評論 - 天下》:學習這件事有多難?從一位日文系的視障學生說起


本期刊物為網路季刊
《微光薈萃》 第一卷 第三期
中華民國112年9月June,2023
編輯委員:
林秀容 視障生活重建社工員
徐韻琪 苗栗視障協會總幹事
陳淑貞 聯合勸募方案社工員
主編輯:
李文煥 苗栗國中特教教師
黃靖騰 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
發行者:王書田
地址:苗栗縣苗栗市北苗里義民街46號
電話:(037) 279-631
傳真:(037) 279-6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