====: to
謝謝老師協助聯繫李永昌教授。「盲人可以透過摸讀點字
[]研究漢字、學習國字、看國字」,說起來這是個很艱鉅的使命,也讓人們難以想像與理解。我自己因缺乏圖像的認知,所以研究漢字,就沒有從圖像的概念去研究。說穿了,我[是使用]「輸入法符號的組合」理解字形的。比方「赤」這個字,雖然我不曉得它的視覺形象是什麼,但利用摸讀,我可以知道「赫」與「赬」的符號結構的[形式]。
「不以圖像認知」這樣的漢字研究方式很花時間,但對我很有學習效果,在沒有人教導或從旁協助的情況下,憑藉著「改良的點字」摸讀方式研究國字,我大約已經能知道一萬多種漢字構造(但還需要時間記憶字形),並且也把這些研究結果做成筆記,設計成NVDA的字詞解釋檔案[。]我將這個檔案稱為「形義詞解」,以區分NVDA的字詞解釋[](這個檔案也是我最當初「還沒有形義點字」
,摸讀注音研究國字時[]朋友留給我的筆記[,]這裡頭就有很多故事可以講了)。
也就是說[]點字可以摸讀漢字結構的符號組合,形義詞解的作用則是解答這些符號組合的意義或文字結構。雖然點字摸讀的不是文字的圖像,但可以藉由符號組合的方式來區分同音字形,再透過形義詞解的輔助明白漢字[構]形,而且熟悉了文字的摸讀[形]態之後,也不必一直[依賴]形義詞解[,]才能知道字形。
因為現在我摸讀的點字「可以看到中文字形的符號組合」
,所以我可以上網查字典,因而認識了更多的漢字(例如[三]隻馬的「驫」字),只是因為我本就缺乏字形的圖像認知,許多研究出來的字形(例如就有「左、右兩匹馬」的字)[]便不曉得如何使用,有時甚至會發現很生僻的文字,請教[網友]時才曉得「這個字一般人不知道」。總而言之,我靠著這套點字方案,不用太過於依賴明眼人協助,靠自己摸讀[,]就能夠研究中文字形,但我不是以文字圖像的認知方式研究漢字的。請老師再幫我看看這篇文章[,]謝謝:
http://molerat.net/~goad/ncb/kids.html
這篇文章[]我本來想以「寫論文的方式投稿」,可是文獻引述遇到很大的困難,不曉得如何進行文獻考察[,]方可呼應我這篇文章的主題?思來想去,我覺得將來可以改成不要用寫論文的方式來發表可能比較好,以平常的寫作分享就行了。不知老師可否給我建議?我想重新再寫一次的話,最需要寫的應該是「盲人國字的教材教法」[。]但有一點:請老師從這篇文章的教學方式為我斟酌
:盲人學國字真的永遠值得[繼續]下去嗎?會不會等我忙碌好一陣子之後,大家依然覺得「眼睛看不到,用國字根本沒意義…」
如果我有幸還能就讀研究所,我仍希望做盲人文字方面的研究,我也許會從個人的「生命經驗」去探索我研究漢字的心路歷程[。]倘若真要發展「漢字盲文」,憑我個人之力[]恐怕是[做]不到的了[!]能力低微,我能做的也許只是撰寫教材[。]要發展「盲人學字」這個領域
,恐怕需要一個團隊,大家一同合力思考,才能真正解決點字的摸讀問題。
我一直覺得[]目前台灣的國語點字並沒有什麼問題,雖然是注音符號,但它的設計已經非常好了,我認為我們最需要發展的是「漢字點字(或[]漢字盲文)」[。]我一直有個盼望:希望視障生的漢字學習跟一般人一樣[,]學會了注音,還可以再學國字[。]
寫這[封]信,希望老師看到的不是只有錯字,而是真正地發現到:即使不用圖像概念,視障者也能學國字[,
而]有圖像概念的視障者[]學會這一套摸讀系統,會發現「利用摸讀」[,]自己真的也能看國字!謝謝老師的指教[。]
孝宇 敬上
====: ok ending:民國113年6月7日(星期五)14點54分
====: to
謝謝老師協助聯繫李永昌教授。「盲人可以透過摸讀點字
[]研究漢字、學習國字、看國字」,說起來這是個很艱鉅的使命,也讓人們難以想像與理解。我自己因缺乏圖像的認知,所以研究漢字,就沒有從圖像的概念去研究。說穿了,我[是使用]「輸入法符號的組合」理解字形的。比方「赤」這個字,雖然我不曉得它的視覺形象是什麼,但利用摸讀,我可以知道「赫」與「赬」的符號結構的[形式]。
「不以圖像認知」這樣的漢字研究方式很花時間,但對我很有學習效果,在沒有人教導或從旁協助的情況下,憑藉著「改良的點字」摸讀方式研究國字,我大約已經能知道一萬多種漢字構造(但還需要時間記憶字形),並且也把這些研究結果做成筆記,設計成NVDA的字詞解釋檔案[。]我將這個檔案稱為「形義詞解」,以區分NVDA的字詞解釋[](這個檔案也是我最當初「還沒有形義點字」
,摸讀注音研究國字時[]朋友留給我的筆記[,]這裡頭就有很多故事可以講了)。
也就是說[]點字可以摸讀漢字結構的符號組合,形義詞解的作用則是解答這些符號組合的意義或文字結構。雖然點字摸讀的不是文字的圖像,但可以藉由符號組合的方式來區分同音字形,再透過形義詞解的輔助明白漢字[構]形,而且熟悉了文字的摸讀[形]態之後,也不必一直[依賴]形義詞解[,]才能知道字形。
因為現在我摸讀的點字「可以看到中文字形的符號組合」
,所以我可以上網查字典,因而認識了更多的漢字(例如[三]隻馬的「驫」字),只是因為我本就缺乏字形的圖像認知,許多研究出來的字形(例如就有「左、右兩匹馬」的字)[]便不曉得如何使用,有時甚至會發現很生僻的文字,請教[網友]時才曉得「這個字一般人不知道」。總而言之,我靠著這套點字方案,不用太過於依賴明眼人協助,靠自己摸讀[,]就能夠研究中文字形,但我不是以文字圖像的認知方式研究漢字的。請老師再幫我看看這篇文章[,]謝謝:
http://molerat.net/~goad/ncb/kids.html
這篇文章[]我本來想以「寫論文的方式投稿」,可是文獻引述遇到很大的困難,不曉得如何進行文獻考察[,]方可呼應我這篇文章的主題?思來想去,我覺得將來可以改成不要用寫論文的方式來發表可能比較好,以平常的寫作分享就行了。不知老師可否給我建議?我想重新再寫一次的話,最需要寫的應該是「盲人國字的教材教法」[。]但有一點:請老師從這篇文章的教學方式為我斟酌
:盲人學國字真的永遠值得[繼續]下去嗎?會不會等我忙碌好一陣子之後,大家依然覺得「眼睛看不到,用國字根本沒意義…」
如果我有幸還能就讀研究所,我仍希望做盲人文字方面的研究,我也許會從個人的「生命經驗」去探索我研究漢字的心路歷程[。]倘若真要發展「漢字盲文」,憑我個人之力[]恐怕是[做]不到的了[!]能力低微,我能做的也許只是撰寫教材[。]要發展「盲人學字」這個領域
,恐怕需要一個團隊,大家一同合力思考,才能真正解決點字的摸讀問題。
我一直覺得[]目前台灣的國語點字並沒有什麼問題,雖然是注音符號,但它的設計已經非常好了,我認為我們最需要發展的是「漢字點字(或[]漢字盲文)」[。]我一直有個盼望:希望視障生的漢字學習跟一般人一樣[,]學會了注音,還可以再學國字[。]
寫這[封]信,希望老師看到的不是只有錯字,而是真正地發現到:即使不用圖像概念,視障者也能學國字[,
而]有圖像概念的視障者[]學會這一套摸讀系統,會發現「利用摸讀」[,]自己真的也能看國字!謝謝老師的指教[。]
孝宇 敬上
====: ok ending:民國113年6月7日(星期五)14點55分
編輯此頁